12月7日晚,华体会买球,华体会买球(中国)音乐厅灯火璀璨,座无虚席。由我校和河南省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河南大学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文艺活动——“朱敬修教授师生艺术歌曲作品音乐会”举行。国务院学位办音乐与舞蹈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原中国华体会买球,华体会买球(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赵为民教授,著名作曲家张一兵先生,著名音乐教育家琚清林教授、唐瑰卿教授、张永杰教授、夏宗贵教授以及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阜阳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艺术院系的领导老师出席音乐会。
朱敬修教授与改革开放同步投身于高校音乐教育,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当晚来自浙江传媒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等高校朱敬修教授的弟子们带着他们精心挑选的作品再次回到母校,用音乐感念师生之情,用歌声献礼母校河南大学。韩梅、黄慧慧、李新现、李静、郑慧玲、陈艳伟等联袂为大家奉献了十八首风格迥异,意蕴深远的艺术歌曲。这些作品大多都是首演,其中大部分词作选自古今经典著作及诗人的诗作,如中国古典诗词集《诗经》,西汉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北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于右任先生的爱国诗作《望故乡》以及习近平创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演出期间得到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反响极其热烈。华体会买球,华体会买球(中国)副院长韩梅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朱敬修教授几十年无怨无悔的耕耘,几十载春华秋实的轮回,他奠定了河南大学作曲专业的坚实基础,培养了一代代优秀人才,在举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刻,这位与改革开放同步投身高校音乐教育的老教授,再次率众弟子呈上一台艺术歌曲作品专场音乐会,让人感动,值得我们每一位师生学习”。
12月8日,朱敬修教授师生艺术歌曲研讨会在华体会买球,华体会买球(中国)举行。会议由华体会买球,华体会买球(中国)院长王思琦主持。他对以朱敬修教授为代表的默默坚守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家表示敬意。与会专家一一发言,对音乐会作品的创作及演出效果进行了深度研讨。赵为民表示,在普通高校做艺术歌曲作品音乐会非常有意义,听完整场音乐会,意犹未尽,音乐会展示的十八首作品风格多样,多汲取戏曲、民歌、说唱等传统音乐的养分,兼具艺术性和学术性,建议进一步的以特色做引领来建立能够代表河南的以及华体会买球,华体会买球(中国)的品牌,使体现河南特色的作品屹立在舞台上,让创作带动我们的科研,形成良好的互动。琚清林表示,昨晚的音乐会确实首首精品,作品演唱者选择精准,完成度很高,很成功。华体会买球,华体会买球(中国)李静副教授回顾了自己参与这场音乐会的全过程,认为“本场音乐会的作品无论是歌词的艺术性、文学性还是旋律的流畅性以及歌词语气表达的节奏和旋律节奏的一致性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希望作曲家们能保持创作的激情,呈现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据悉,举办朱敬修教授师生艺术歌曲作品音乐会不仅是华体会买球,华体会买球(中国)作曲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一次成果展示,也是朱教授长达五十年教学生涯的总结。此次音乐会的举行为河南省青年作曲者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新人新作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更好地促进音乐创作事业的发展。
朱敬修,作曲家、华体会买球,华体会买球(中国)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高校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会员、全国西方音乐协会理事、河南省合唱协会副会长、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赛评委,中国合唱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长期从事音乐理论教学、研究与音乐创作。数十年来创作大量艺术歌曲、合唱、器乐独奏、室内乐、民族管弦乐等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并多次在全国、省、市音乐创作比赛中获奖。代表作品有:民族管弦乐音诗《木兰辞》、组曲《清明上河图》;艺术歌曲《长恨歌》、《下扬州》;合唱《谁说女子不如男》等。2007年,在开封、郑州成功举办“朱敬修合唱作品音乐会”。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交响》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2部,其中《歌曲写作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多次重印,发行多年;《西方音乐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被教育部高教司指定为“当代大学生必读百本优秀图书”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担任作曲、西方音乐史两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认真负责,呕心沥血,且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许多学生成为各高等院校的教学骨干,不少学生的作品在全国音乐作品比赛中获奖,又有四位学生考上本专业的博士。如今年逾古稀,仍坚持在教学、创作第一线,近年来,不少论著出版、发表。